植入体是第二银河中提升指挥官个人能力的重要系统,通过安装在角色大脑的8个接口中提供属性或技能加成。植入体分为顶叶区、颞叶区、额叶区和枕叶区四个区域,每个区域包含2个接口,分别对应不同功能。顶叶区主要强化武器性能,如伤害、射程和冷却时间;颞叶区侧重护盾抗性和容量;额叶区影响能量上限和节能技术;枕叶区则提升航行速度和机动性。玩家可配置3套植入体方案,根据不同舰船或任务需求灵活切换。

原厂植入体通过玩法奖励或商店直接获取,由克劳利、科尔森等游戏内科技厂商生产,属性条目随机且多为T1品质,通常作为开发材料使用。非原厂植入体无法直接掉落,获取难度较高,可能涉及特殊机制或活动。植入体开发功能位于空间站停机坪上方,需消耗3个低级植入体和1个更高一级植入体进行合成,逐步提升品质。开发方向需结合指挥官定位,例如火力输出优先选择武器伤害加成,重装防御则侧重护盾和抗性强化。

火力型指挥官应在所有区域配置对应武器加成,如导弹、粒子炮或激光炮的伤害、暴击等属性。重装型建议在顶叶和额叶选择核心系统抗性强化,颞叶搭配护盾容量,枕叶补充护盾量。后勤投盾型需强化护盾投射量和冷却缩减,投电型则侧重能量投射与上限。指挥、干扰类角色可优先提升航速、反跳射程等战术属性。部分玩家采用全防御配置以适配多舰种,或混合攻击与冷却缩减的平衡方案。

低级植入体可通过星系任务、商店购买或副本奖励获取,合成时推荐以1个R2和3个R1植入体为基础,逐步升级至更高等级。开发过程中可跳过动画直接显示结果以节省时间。植入体作为永久性装备,拆卸或更换不会导致损毁,但需确保接口匹配。玩家应定期优化方案,例如为导弹舰配置顶叶区武器伤害,切换至粒子炮舰时则调整为对应加成,以最大化战斗效率。